闽富蒸笼手工技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。它早在北宋绍圣四年(1097年),由石洋村人黄一府发明始创。至清朝乾隆年间,更能制作包括蒸笼在内的碗、杯、盘、盒、碟、瓶、壶等日常器用,这些柳杉制品均可做到随物赋形,争奇斗艳,有的甚至成为当时的贡品。**以来,闽富生产的蒸笼销往省内外各地和中国香港、东南亚乃至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,被外国人誉为无化学毒性的良好蒸熟器,**中外。 闽富蒸笼的制作技艺,看似简单,实则繁难精湛,要使其完工后具备易熟保温、透气不馊、造型美观、轻便耐用等优点,绝非易事。以制作一只内径为25厘米的代表性蒸熟器“饭甄”为例,先后要经过盘制腰箍、盘制上下墩、盘制底座(即水座或下包)、盘制笼盖、插板、制底屉等工序,才算制作完成一只完整的蒸笼。 闽富蒸笼的制作工艺是柳杉片手缚技艺的典型遗存,在全国民间手工艺中*树一帜,它不仅外观精致、功能实用,还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、文化以及科学价值。 闽富蒸笼的制作技艺历经900多年绵延不绝流传下来,至今仍一脉尚存,实为**,堪称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“活化石”。这一手工技艺的保留,对研究宋史及其民间工艺史具有一定的价值。同时,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,以制作蒸笼为主的黄家柳杉片手缚技艺生产活动,积淀下了丰厚的具有地域行业特色的乡风民俗,成为当地一份弥足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。此外, 闽富蒸笼在应用科学环保材料、生物**开发等方面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子,在科技发展史上可谓一项发明设计。
主要市场 | ** | ||
---|---|---|---|
经营范围 | 公司主要经营柳杉蒸笼,毛竹蒸笼,长方形蒸笼,米箱,饭甑,木桶,竹筒,圆形蒸笼,带柄蒸笼, 闽富蒸笼手工技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。它早在北宋绍圣四年(1097年),由石洋村人黄一府发明始创。至清朝乾隆年间,更能制作包括蒸笼在内的碗、杯、盘、盒、碟、瓶、壶等日常器用,这些柳杉制品均可做到随物赋形,争奇斗艳,有的甚至成为当时的贡品。**以来,闽富生产的蒸笼销往省内外各地和中国香港、东南亚乃至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,被外国人誉为无化学毒性的良好蒸熟器,**中外。 闽富蒸笼的制作技 |
企业经济性质: | 有限责任公司 | 法人代表或负责人: | 黄先生 |
企业类型: | 生产加工 | 公司注册地: |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荷园新村136号 |
注册资金: | 人民币 500 - 1000 万元 | 成立时间: | 2002-7 |
员工人数: | 101 - 500 人 | 月产量: | 500000 |
年营业额: | 人民币 5000万 - 1亿元 | 年出口额: | 人民币 250 - 500 万元 |
管理体系认证: | iso9001 | 主要经营地点: |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荷园新村136号 |
主要客户: | ** | 厂房面积: | 1000 |
是否提供OEM代加工: | 是 | 开户银行: | |
银行帐号: | |||
主要市场: | ** | ||
主营产品或服务: | 闽富蒸笼手工技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。它早在北宋绍圣四年(1097年),由石洋村人黄一府发明始创。至清朝乾隆年间,更能制作包括蒸笼在内的碗、杯、盘、盒、碟、瓶、壶等日常器用,这些柳杉制品均可做到随物赋形,争奇斗艳,有的甚至成为当时的贡品。**以来,闽富生产的蒸笼销往省内外各地和中国香港、东南亚乃至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,被外国人誉为无化学毒性的良好蒸熟器,**中外。 闽富蒸笼的制作技 |